第8周_個人題

請各位同學查詢老師所給予你的問題, 並請附上
→附上資料網址
→30字的心得
(朱)1.何謂環境賀爾蒙?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
(謹)2.使用節能燈泡是福?是禍?
(培)3.動物糞便如何轉化成新能源?
(童)4.毒奶事件主角:三聚氰胺,請找出關於他的小檔案。
(沂)5.有科學家認為老化並非因為氧化,其原因為何?
(緯)6.消除污染物的新法寶。這種常用的增白劑可以用來淨化空氣!
(石)7.何謂奈米?奈米在生活上的應用如何?(孝)8.航海新科技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俐)9.請說明美國研究關於使用殺蟲劑對兩棲動物數量減少之影響為何?
(潔)10.「綠色汽油」的未來趨勢為何? [再次提醒:請勿進入信箱、部落格/禁止以貼圖或找尋影音作為藉口/一旦發現直接請你離開電腦教室。]
(翎)11.蟑螂實驗改變加州政府對同性戀的看法。白蟻社會令人嘖嘖稱奇。蜜蜂以不同舞姿傳遞消息。幹細胞研究從昆蟲身上開始。大自然的奧妙,盡在昆蟲世界中。 請找尋上述內容的相關文章。
(芸)12.發電的方法有哪些呢?越多越好!試試看!

(請找老師檢查你的文章,若通過可進入人文國中小的推薦網站連結。若上其他網站請與老師溝通。)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朱)1.何謂環境賀爾蒙?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化學物質 (chemicals) 會干擾內分泌系統,故稱其為「內分泌干擾素」(endocrine disrupter,簡稱ED),或為「干擾內分泌之化學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簡稱EDC)。Weybridege會議則討論出更完整之定義為:「透過改變內分泌之功能,而對未經人碰過之有機生物體或其後裔造成不幸的健康效應之外來的物質」。目前所觀察到的內分泌干擾素,大多為環境污染物,影響受污染之野生動物的生殖、發育、成長和行為等甚巨 [2],因此會干擾內分泌的環境污染物,被稱為「環境型內分泌干擾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er,簡稱EED)。內分泌干擾素可經由下列三種途徑,對生物體造成不幸的健康效應:(1)模仿天然激素之功用,矇騙身體,而使其產生反應過度或不足,或使其在不恰當的時間產生反應等;(2)搶奪天然激素之受器,防止「激素-受器複合體」之生成,以抑制天然激素之功能;(3)直接刺激或減低內分泌系統之功能,造成激速之分泌過度或不足。上述途徑皆牽涉到激素,因此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素,又被稱為「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s)。

二、環境荷爾蒙的分類

目前世界各工業化國家對環境型內分泌干擾素之研究,主要著重於女性荷爾蒙,如和負責雌性特徵發育之雌性激素(17b-estradiol,主要由卵巢和部分由腎上腺分泌)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學物質;和負責雄性特徵發育之雄性激素 (睪固酮testosterone,主要由睪丸分泌) 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學物質;及和甲狀腺素 (thyroxine) 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學物質。過去20至50年間,人類暴露到環境荷爾蒙的種類和途徑,如表2所示,可粗分為合成雌性激素、動物體中的生長激素、植物型雌性激素、和工/農業用化學物質等四種大類 [3]。

早期的學者,尤其是受到醫師專業訓練者,多以為人類和野生動物或實驗動物有別,發生在前述野生動物身上的病變,不太可能會降臨在人體身上。直到兩件醫學事件後,人們的想法才開始改變,一為1962年的thalidomide (一種鎮靜劑、安眠藥) 悲劇,婦女在懷孕5~8週時,即使只服用少量的此種藥物,也會導致生出短肢畸型的小孩 (俗稱海豹肢症,Phocomelia),在全球46個國家有8000位小孩受到影響,這悲劇明白指出對成人安全的藥劑量,在某一關鍵時段,對胎兒足以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2]。

另一事件為1938年英國醫生所合成的二乙基人造雌性激素 (diethylstilbestrol,簡稱DES,己烯雌酚),在人體中可發生類似雌性激素( 亦稱動情激素) 之功能,被醫界認為是仙丹 (wonder drug),有許多用途,最早被用來治療婦女之流產和早產問題 (因早期認為是雌性激素不足故),進而被廣泛應用於協助產後母親停奶、治療小孩的粉刺、攝護腺癌、淋病,其至抑制長得太高的十幾歲小女孩的成長高度;農人們也大量應用DES為家畜之食品添加劑,或從頸部、耳部植入,以加速雞、牛和其他家畜的生長。由於從服藥至發病的時間頗長,DES濫用之問題,直到1966~1969年間,波士頓醫院 (哈佛大學的教學醫院) 的醫生發現,原本只會發生在年紀大於50歲之婦女的陰道癌,居然發生在上門求診之15~22歲的年輕女孩,其中一位女孩雖經過子宮和陰道切除等大手術,仍在1968年過逝。令他們驚訝的是8位患者中,有7位她們的母親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時曾服用DES。但在懷孕20週後才服用DES的母親,所生下的女孩則未發現類似的病變。動物實驗指出DES除了影響胎兒的生殖能力外,尚會影響到腦、腦下垂體、胸部乳腺體和免疫系統,並進而造成永久的改變。使其在未來一生中較易遭受到諸如乳癌、子宮癌和攝護腺癌之侵襲。

在以老鼠做為免疫系統之研究中,發現出生之前曾曝露在DES之雌鼠,所生出的幼鼠之T-helper和natural killer細胞 (控制免疫系統的主要細胞) 數量減少,抗癌能力降低,長大之成鼠較因此較易受到化學致癌物的侵襲而得到癌症;同樣的T-helper和natural killer細胞數目減少的現象,也發生在胎兒時就已曝露到DES的婦女身上。從DES的悲劇,人們學到化學物質會穿透胎盤,干擾胎兒的發育,產生需等到數十年後才看到的可怕結果,這是以往醫界未曾注意到「遲緩的長期效應」(delayed long-term effects),會到小孩成長到青春期或之後的人生期才發作的效應。更可怕的是,人們不僅需擔憂生下來即顯而易見的畸型,也需擔憂對組織和細胞所造成的隱形影響,會終期一生削弱其競爭能力和生存之權利 [2]。

值得一提的是,環境荷爾蒙對人體的健康影響是利弊並呈。如雌性激素會惡化某些乳癌,但對心臟和年老女性的骨質疏鬆症骨折等疾病,則有保護作用。植物型食品中至少含有12,000種天然化學物質,以作為結構、荷爾蒙、吸引、和化學保護等目的。除了提供營養價值外,植物型食品亦含有提昇人體長期健康之非營養行植物型化學物質 (phyto-chemical),如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某些食用半素食飲食的亞洲國家,許多慢性和老年疾病 (如和荷爾蒙有關的癌症,如大腸癌、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等) 的發生率皆較西方國家為低,因此半素食飲食中極有可能含有某種未知物質,可促成原狀穩定 (homeostasis),對維持健康有極大的助益。這些未知物質可能是和類固醇類激素有類似結構的植物型雌性激素,如圖4中的 lignans和圖5中的黃酮類 (flavonoids)化合物。表3至表6為國人較常食用之豆類食物、水果、蔬菜、和茶葉中的植物型雌性激素含量 [4]。

來自工/農業用化學物質中有多少可被歸類為環境荷爾蒙,則是國際間正在努力待解決的大問題。據美國環保署 (US EPA) 在1995年的估算,迄今人為的化學物質有5,000,000種,市售使用者有80,000種,工業用化學物質有72,000種以生產數佰萬種產品,每一年有2,000種新的化學物質被使用,600種農藥以生產21,000種產品,8,700種食品添加劑,7,500種化妝品原料以生產40,000種產品,和3,300種人體用藥物。在1999年的估算則為,市售使用化學物質有87,000種,包括900種農藥之活性成份,2500種農藥之配方成份,75,500種工業用化學物質,各8000種的化妝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營養補充物。因此須先發展篩選測試和分析方法,以便有效確認和鑑定市售使用之87,000種化學物質中,那些為「環境荷爾蒙」。圖6為美國環保署為此所組成的「內分泌干擾素篩選暨測試顧問委員會」(Endocrine Disruptor Screening and Testing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EDSTAC),在1999年所建議的層級作法 (tiered approach) 架構 [5]。整個架構分為最初分類、優先次序設定、一級篩選和二級篩選。透過此架構所收集到的數據,可協助確認 (identify) 和鑑定 (characterize) 危險(hazard,極有造成傷害的可能),整合和解釋所有風險數據及資料後,可進行危險評估 (hazard assessment),再研究有多少的野生動物和人群有可能暴露到此類化學物質的暴露評估 (exposure assessment),最後則是整合所有的化學物質危害性資料和相關之動物及人的暴露資料,進行風險評估 (risk assessment) 後,才得以開始考量最佳的管制方案。

圖7則為「環境毒物暨化學學會」(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簡稱SETAC)、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和歐盟 (European Community,簡稱EC) 共同在1997年的研討會上所擬出的危險確認方

http://eec.kta.kh.edu.tw/incinerator/diox103.htm






心得:我覺得我查完後才知道環境荷爾蒙是那樣,內分泌干擾素,大多為環境污染物,影響受污染之野生動物的生殖、發育、成長和行為等甚巨 因此會干擾內分泌的環境污染物,被稱為「環境型內分泌干擾素干擾素可經由下列三種途徑,對生物體造成不幸的健康效應模仿天然激素之功用,矇騙身體,而使其產生反應過度或不足,或使其在不恰當的時間產生反應等搶奪天然激素之受器,防止「激素-受器複合體」之生成,以抑制天然激素之功能直接刺激或減低內分泌系統之功能,造成激速之分泌過度或不足。上述途徑皆牽涉到激素,因此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素,